--------“六五”、“七五”时期的回顾
毕绪岱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前身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华北平原区的一个多学科的农业科研机构。由于建所时间短、底子薄,学科优势不明显,到“六五”后期,又一度产生了能否在中国科学院存在下去的疑虑,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国家和院的科技体制改革,给当时的研究所解脱了困境,焕发了生机。
一
“六五”后期进人“七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方案,特别是拨款制度的改变促使所领导曹振东、赵昌盛、卢福瑞等对办所的指导思想必须开启新的对策:集中力量争取国家和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否则,这个所就没有饭吃,在中国科学院就站不住脚。必须遵照院领导提出的“投入”和“保持”的办院方针,对全所工作进行重新部署,现在回忆起来主要有: 一是树立责任感、紧迫感,在努力完成好“六五”科研课题,交好账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组织科技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和职能部门,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集中目标到农业部、林业部和中科院,边调研、边做申报课题的论证工作,全力争取科研任务。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联合院内有关所,如北京植物所、地理所、电工所等,共同申报国家和院的重大课题,以增强竞争优势,达到取得科技攻关任务的目的。 三是按照承担的科研任务调整工作布局,把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专题和院的台站网络项目作为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如近滨海缺水盐渍区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太行山低山丘陵立体林业生态工程、华北年产百万株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北方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技术和中科院台站网络项目等。
由于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七五”期间,全所共承担了40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国家攻关专题7个,子专题6个;另外,参加院重大项目课题3个,院重中之重项目8个。获得专项支持经费500多万元。
二
在组织实施承担攻关课题的过程中,为了集中优势力量完成好各项重大任务,研究所在课题管理运行机制方面,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1、对“六五”延续“七五”进行的课题,做了认真清理
由于石家庄所是一个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课题种类复杂,“六五”期间仅按来源分就有院、省下达的重点课题、攻关课题、三项费用课题、委托课题和所的自选课题;按学科专业类型分,又有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村能源、农业经济和微机在农业上的应用等10多种。其中部分课题过去因学术评议不严,连年延续进行效果不佳,被称为“胡子”课题。对此进行了认真清理。办法是:按照课题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第一步由研究室在室主任的主持下进行评议,并提出具体意见;第二步在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主持下进行评议、验收,凡达到成果水平的及时组织鉴定,凡继续进行无前景的课题下决心停下来,从而把主要力量集中到全所工作总目标上来——完成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
2、把改善课题组管理作为改革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的抓手
总结以往对课题组管理的经验教训,步入“七五”,首先对攻关课题试行了课题组负责人制,即:课题组负责人可在定编人员内自己招贤纳士,科研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长兴趣选择自己的取向,登门自荐。在此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采取的办法是对于课题组的组阁人员,不搞捆绑“夫妻”。从实践情况看,这样做的结果,就研究所管理运行机制而言,在宏观上,减少了许多繁琐的管理过程,有助于向目标型管理转化,从微观上来说,减少了课题组的内耗,增强了课题组的活力,提高了课题组的整体功能。
3、变科研管理观念,促进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当时主要是把重视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把单纯重视物材管理转为信息管理;把重视行为管理转为激励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两个方面。
处于上述认识,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强调了科研管理工作内部与外部密切配合,联系农业科技攻关任务特点,综合多方面的见识,对提交验收或鉴定的重大攻关课题,提出了“三三制”调控管理模式,即:第一要有三个报告(科研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第二要有三个汇编(论文汇编或著作、成果汇编或综合录像);第三要有一个综合示范样板,一片推广基地,一套成果展板。要把研究所承担国家攻关任务取得的成果,阐述在研究论文和科研报告中,反映在录像和展板上,写在大地上,以便国家验收、专家评议、群众观摩、推广应用,真正向国家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上述三个方面的实践,牵动着所领导、职能部门和科研人员工作的全过程,调动着各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牵动着整个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有节奏地运转,构成了管理系统纵向、横向,所内、所外的有机配合,增强了管理系统功能,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的高效率。截止到1990年底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12个课题(包括子专题),均如期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或超额完成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通过“七五”科技攻关,全所成果数量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突破,共取得国内先进或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60 多个,获各类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院级9项,省部级7项);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国外发表14篇,出版论文集和专著19部,约135万多字。这其间,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都曾分别组织对研究所多项绩效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评出的20个研究所中排序第11位,在国家科委评出的前300个研究所中排序第2位。当然对于这样的殊荣,我们应认真总结,多找自身差距,以更有效地赶上时代的步伐。
三
回顾“七五”科技攻关工作,由于大家的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从而取得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研究成果。但“七五”只能说明过去,连续作战是不可缺失的法宝。实际上,在干好“七五”进程中,备战“八五”已经融于其中,那时,对“八五”目标的安排是,成熟一个上一个,特别是对于国家的立体结构滚动管理的“七五”课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有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做到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抓到底。继续把争取国家和院的重大科研任务作为重点,主要措施是:组织有所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到院内外、所际之间联系协作,瞄准“七五”延续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如农业部的“平原缺水盐渍化中低产区农业持续发展高效技术研究”、林业部“太行山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网络、农村可再生能源等一批接续的“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等,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更大贡献。
今年是资源中心连接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四十周年大庆,在这大庆、大喜日子里,我拟写以上短文,亦更有幸和大家共同分享中心发展的佳绩和更大的辉煌!所有高兴,所有感慨,汇成一句话,祝愿中心的朋友们,向着创新的更大、更高目标,前进!前进!前进!我仿佛已经看到中心的一个接一个的新天地,正在高喊着向大家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