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水资源形成和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海河流域近几十年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水土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叠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流域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定量研究该流域的水热收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基于遥感和气象等多源数据建立了海河流域地表水热过程模型,并利用多源多尺度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模型模拟,对海河流域过去近30年水热收支的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山区在过去30年间,由于气温的显著升高以及太行山绿化工程使植被生长状态显著改善,蒸散量呈增加趋势,但却导致径流减少,对流域水资源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平原区由于辐射和降水减少,加之快速城市化使农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蒸散量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但蒸散耗水仍超过降水总量,地下水仍然面临较强的超采压力。在低平原区,由于盐碱地治理工程的实施和土壤脱盐、灌溉条件的改善等,在过去30年蒸散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总体而言,海河流域在山区生态改善的同时,山区产流能力显著减弱,而平原区耗水量仍严重超过本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该区的水资源形势仍将面临严重的缺水压力。因此,尽快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推动本区向水资源节约型和水经济高效型社会转变刻不容缓,这也是解决本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该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027)的支持,研究成果已有两篇论文发表在水文学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沈彦俊研究组的郭英是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论文全文链接分别为: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169415004527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1694150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