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8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共计259项科学技术成果获得奖励。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有两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张喜英研究员主持的“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界面调控机理”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刘小京研究员主持的“河北平原盐渍化类型区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界面调控机理”项目研究内容集中在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简称SPAC)中的界面过程、水分传输和系统反馈的机制、水分调控的途径以及灌溉水-土壤水-作物水-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转化效率关系、水-土-作物-环境关系等具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节水基础理论问题,以期达到推进节水农业理论基础研究和农田节水技术发展的目标。围绕上述研究内容,课题组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了长期SPAC系统中的水分运行、转化规律的研究。通过波文比、涡度相关农田水热通量测定和大型蒸渗仪结合小型棵间蒸发皿定量测定农田蒸散和棵间蒸发,对农田耗水规律和过程有了深入研究及资料积累,为农田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作物根系与土壤水分利用》,其中部分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河北平原盐渍化类型区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是根据河北省盐渍化类型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围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需求,以保障和培育优势农业产业为目标,研究集成了抗虫棉田绿盲蝽综合防治技术和棉花“双冠层”高光效简化栽培技术;筛选出2个优质无核枣品种,研制了枣水暖增温设施制干工艺,建立了相应的枣果优质丰产栽培体系;开发了滨海盐碱地两相耕作法作物快速增产技术,建立了盐生植物快速开发技术体系。该成果提出了河北平原盐渍化类型区农业梯级发展模式和对策,为滨海平原盐渍区优势农业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作用,2005~2007年累计推广157.4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来自院网)